“在字典里,各种器具的名称其数量多达三万种,刀、叉、匙、筷子、大头针、曲别针、文件夹、书笺、钉书机、纽扣、拉链、锯子、锤子、斧头、水瓶、罐头、开瓶器、易拉罐等等。各种日常器具的发明、设计、演化、进步,有如文明发展的缩影。器具的演进表明了人类心理、经济、政治、社会甚至流行性、环保等各种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创造力在形式的演变中不断展现,欲望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这段文字,是印在《器具的进化》一书中译本封底上的广告语。这段广告语的确画龙点睛地向读者提示了关注那些常常为我们所忽略了的日常小用品的演化背后所蕴含着的深刻意义。粗略地讲,《器具的进化》大致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技术发明,特别是日常用品的发明、创造、改进,以及相关的工业设计等的通俗读物。对于一般读者,也许无暇,甚至都不会想到去阅读那些板着学术面孔论述技术发展史的书籍,这当然可以说是正常的情况。但《器具的进化》一书,一则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那些更容易为我们所忽视了的日常小玩艺儿的发明和发展,二则以通俗、生动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叙述了许多生动的故事,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可以让人增长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但更重要的,则是该书通过这种生动的叙述,讲清了一些在日常小用品的发明和发展背后所隐含着的大道理,也让人们有可能对这些大道理再作自己的思考。
例如,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作者明确地提出了其“缺点为改良之母”的观点,认为:“与其说‘需要’(necessity)为发明之母,不如说‘享受精妙’(luxury)为发明之母。每项器具多多少少都有改善的空间,这也正是革新的力量。因此,所有器具都不断改变,以适应不断发现的缺点。一切的发明、创新都不离此原则,这也是推动发明家、革新者以及工程师的动力。”像这样的论点虽然也还可以作学术性的或非学术性的商榷和讨论,却也自成一家之言,可供人们作为进一步思考的出发点。当然,对于那些本来就对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和创新有兴趣或潜在地有兴趣的读者,此书对那些具体案例的叙述的意义自然还会更大一些。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确实有我们经常熟视无睹的许多发明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有人就曾将诸如拉链和易拉罐之类的发明归入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列(其实按照书中的介绍,拉链的历史本可追溯到上一个世纪)。由于形形色色的这些日用品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实在太密切了,因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而不是将该书作为技术史读物来学习的读者,在读过此书之后,产生一些与自己周围的情形相关的联想,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这里不妨试举几例。
其一,也许因为此书系西方学者所著,其特有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使得该书用了大量的篇幅不厌其烦且颇有些炫耀地讲述了西方餐具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种类多得超出大多数中国人想像力的叉匙:如牡蛎匙、牡蛎叉、草莓叉、贝壳叉、生菜叉、大沙拉叉、小沙拉叉、儿童专用叉、龙虾叉、鱼叉、点心叉、派叉、甜点叉、沙丁鱼叉、果冻叉、番茄匙、番茄叉、奶油叉、奶酪叉、奶酪勺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如果按照某种原则,即最实用且最简单的发明才是最好的发明,那么,作者在书中只是极其简要地提及的筷子,不是实在可以让我们骄傲上一阵子吗?
当然,也有更多不让我们骄傲的例子。比如,作者在书中所介绍的发明大多是在近一两个世纪中作出的。在这些发明中,我们这个常以古代四大发明为自豪的国家能占多少?想来,这其中是会有些道理的。此书中也谈到了一些像订书机之类的文具的发明和演化,但是,如果你走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就会发现,那些千奇百怪、实用而又令人爱不释手的新型文具,不要说发明,直到现在,所销售的也大多是舶来品。还有,《器具的进化》一书也详细地谈及了现在我们身边极其常见的易拉罐那项伟大的发明,以及易拉罐的演化,特别是由于“环保目标”的提出,拉环式易拉罐向按钮式易拉罐的演变。但是,虽然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市场上现在按钮式易拉罐几乎完全取代了拉环式的设计,但在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易拉罐仍是原来的拉环式。难道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易拉罐更安全、更环保?至少这一例子,可以作为对该书作者提出的“缺点为改良之母”论点的一个反例吧。这也说明,在日常用品的发明和应用背后,复杂的因素还多得很呢!
《器具的进化》
【美】亨利·佩卓斯基著
丁佩芝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7月出版
定价:17.00元